国际优质学术会议整理汇总,你想要的都在这里,强烈推荐!

国际优质学术会议整理汇总,你想要的都在这里,强烈推荐!

会议之眼

重磅干货


鉴于一些小伙伴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投稿渠道而苦恼,本编为大家整理了近期截稿的6则国际学术会议信息,涵盖计算机各个领域。列表如下,大家可根据研究方向选择相关领域,直接下滑至具体会议查看详情。

① 第二届图像、视觉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

② 机器学习、云计算与智能挖掘国际学术会议

③ 第二届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前沿国际会议

④ 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

⑤ 6G通信与物联网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⑥ 计算、通信、感知与量子技术国际会议




01

第二届图像、视觉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Vision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会议重要信息


【会议简称】:ICIVIS2022

【会议地点】:中国.济南

【会议时间】:2022年7月29日-31日

【会议官网】:http://www.icivis.net/

【投稿链接】:https://csubmit.elspublishing.com

【主办单位】:济南大学

【联合协办】: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咨询邮箱】:icivis@126.com

【Tel/WeChat】:18932425597 (李老师)

【更多会议详情可添加微信咨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会议简介


第二届图像、视觉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7月29-31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将围绕图像、视觉与智能系统等相关研究领域,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及行业前沿动态。本次大会致力于推进学科融合发展,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特此邀请、恭候莅临!

往届出版检索


第一届图像、视觉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ICIVIS2021)论文集所有见刊论文已被EI检索。欢迎各位学者、专家投稿第二届会议,本届会议中的优秀论文将有机会被推荐至大会合作SCI期刊发表,欢迎投稿!


征稿主题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图像处理、图像分割、图像分析、图像建模、图像检索、图像识别、视频分析、视频处理、信号处理、信号重建、计算机图形学与仿真、3D计算机视觉、视觉处理与分析、数据可视化、视觉推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目标探测、目标跟踪、智能控制、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系统建模、编码和传输、存储和检索、信息取证与安全、智能优化与应用、工业视觉、医学影像诊断、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无人驾驶交通工具、智能交通系统、多媒体技术等相关主题

特邀报告


山东大学 尹义龙教授

IET fellow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T Fellow,山东大学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实验室负责人,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软件学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山东大学-领信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大学-融瓴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正念认知计算心理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深圳大学 沈琳琳教授

斯坦福大学“科学影响力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计算机视觉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教育厅中英合作视觉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2015-2021连续7年被爱思唯尔出版社评为计算机学科“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入围斯坦福大学“科学影响力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现为深圳市“鹏城学者”特聘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荣誉教授。


La Trobe University | Prof. Wei Xiang

拉筹伯大学教授, IET fellow,电子系统和物联网工程的创始主席和学科带头人,SmartSat CRC高等学位研究项目的主任,昆士兰国际研究员,IEEE 北澳大利亚分会的副主席,IEEE《Communications Letters》主编。


Maharaja Ranjit Singh Punjab Technical associate Prof.  Munish Kumar

旁遮普帕特拉大学副教授,信息技术服务学院副院长,他的目标是通过学习在计算机教育、研究和开发领域取得成长,提升自我发展, 并为教学和研究开发一个世界卓越课程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手写识别; 图像处理; 机器学习; 模式识别。 他出版了两本著作, 《UGC-NET/JRF/SET Computer Science & Applications (PAPER-II)》、《Machine Learning in Image Analysi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会议workshop


支持各位学者以组建workshop形式投稿 ,即小型研讨会。针对每个workshop,组委会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


学术委员会


持续征集中,欢迎加入

(国内,持续更新中)

李金屏 济南大学

牛四杰 济南大学

姚 剑 武汉大学

许信顺 山东大学

杨公平 山东大学

屈爱平 南华大学

吴培良 燕山大学

郑元杰 山东师范大学

钱晓军 南京师范大学

李克文 中国石油大学

聂秀山 山东建筑大学

(海外,持续更新中)

Dr.Laurent Kneip,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Prof.Philippe Fournier-Vig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Dr. Oluwarotimi Williams 

SAMUEL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ansanee Auephanwiriyakul,

Chiang Mai University,Thailand.

Prof. Taehyun James (TJ) Rhee,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Dr. Zakwan Jaroucheh,

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 UK

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议官网】:http://www.icivis.net/

【投稿链接】:https://csubmit.elspublishing.com

【咨询邮箱】:icivis@126.com

【Tel/WeChat】:18932425597 (李老师)

【更多会议详情可添加微信咨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往届精彩回顾



02

机器学习、云计算与智能挖掘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Mining

会议基本信息

 

【会议简称】:MLCCIM2022

【会议时间】:2022年8月5-7日

【大会官网】:www.mlccim.org/

【投稿邮箱】:mlccim@126.com

【会议地点】:中国·厦门

【收录检索】:EI、Scopus

【组委会梁老师】:13107314195 (微信同号)

【更多会议详情可添加微信咨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会议简介

 

MLCCIM2022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学者提供一个专业和高效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将于2022年8月5-7日在中国厦门盛大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主办;联合主办重点实验室:数字福建自然灾害监测大数据研究所、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艾菲学留学、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协办。我们将共同讨论机器学习、云计算、智能挖掘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趋势和发展趋势,讨论当前的热点问题,分享研究成果,促进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和进展,促进学科发展,促进人才培养。

主讲嘉宾

 

陈俊龙教授,华南理工大学,IEEE Fellow

华南理工大学特聘讲席教授,博导,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曾任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美国美国德州大学工学院终身教授,工学院副院长及电机计算机系主任。陈教授是IEEE Fellow,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Fellow,IAPR Fellow,香港工程师学会 Fellow,我国自动化学会的Fellow及常务理事。

孙富春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指导专家组成员。近年来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机器人主动感知与操作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徐昕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防大学科技管理系主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会、中国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工智能协会理事。此外,他还是中国自动化协会(CAA)信息技术与工业化集成编辑委员会成员,IEEE机器人学习委员会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协会青年船员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信息科学等SCI收录的四种国际期刊编委会成员,《自动学报》编委会成员。他的实验室专注于学习控制、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车辆、,实验室致力于解决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车辆相关的前沿理论和技术问题,注重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推动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在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车辆中的快速实际应用无人驾驶车辆。

王贺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任职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4及2007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2007至2009年于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助理。2014年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9年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发表SCI/EI索引论文共100多篇,其中SCI索引70余篇,IEEE TRANSACTIONS论文40余篇,SCI引用1000+次。在国际机器人顶级会议ICRA及IROS共发表论文40余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转让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项目。

李修贤教授,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青年百人特聘研究员。2009年和201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6至202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做博士后;并于2018至2019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做研究助理;2019年赴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访问。2020年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分布式优化,算法,博弈,机器学习,分布式控制,多智能体网络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在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会议特色

 

大会支持以组织Workshop形式投稿,Workshop中优秀论文将有机会被推荐至大会合作的SCI期刊发表。

征稿主题

 

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

 1)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方法、学习与自适应控制、识别和感知的学习/适应、手写识别的学习、图像预处理与分割中的学习、过程自动化学习、学习适当的行为、动作模式的学习、学习机器人

 2)云计算

面向大数据的云计算和网格计算、云应用架构、云计算和语义Web技术、云计算架构和系统、云计算模型、模拟、设计和示例、云计算技术、服务和应用、云中间件框架、云优化和自动化、云质量和性能、云资源虚拟化与综合、云解决方案设计模式、分布式和对等搜索、智能计算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智能计算的模型和工具

 3)智能挖掘

数据挖掘算法、数据分析基础、实时挖掘、数据流挖掘和动态数据挖掘、可视化挖掘与数据可视化、图挖掘与半结构化数据、时空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中的不确定性建模、Web挖掘、基于智能的Mata挖掘方法

组委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mlccim@126.com(备注:机器学习+姓名+单位)

组委会联系人:13107314195 微信同号(梁老师)

【更多会议详情可添加微信咨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03

第二届电子、信息与计算技术前沿国际会议

(添加文中组委会秘书微信,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会议重要信息

【会议简称】:ICFEICT 2022

【大会时间】:2022年8月19日-21日

【会议地点】:中国-武汉

【审稿周期】:单盲审,7-15个工作日

【官网地址】:http://www.feict.net/ 

【投稿链接】:https://csubmit.elspublishing.com

【主办单位】:湖南省电子学会

【联合协办】:吉林师范大学、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组委会刘老师】:19911511083

【更多会议详情可添加微信咨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会议简介

第二届电子、信息和计算技术前沿国际会议,旨在聚集领先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学者,共同交流和分享在电子、信息和计算技术各个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为研究人员、从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重要的跨学科平台,以展示和讨论电子、信息和计算技术领域的最新趋势、面临的挑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大会希望能促进电子、信息和计算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活动,推动全球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工程师、学者之间的信息交流。ICFEICT 2022将于2022年8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武汉举行。期待与您见面!


2022年8月19-21日,我们与您相约武汉,共襄盛会!

会议特色

1.EI、Scopus双检索,检索时间稳定在会后3-6个月。 

2.支持作者以组建workshop形式投稿 

3.大会与EI和SCI期刊深度合作,可推荐优秀workshop稿件至EI或SCI期刊

征稿主题

征稿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

5G通讯、6G通讯、物联网、制导,导航和控制、机器人技术、广播和视频技术、图像处理、多传感器融合与集成、智能芯片技术、先进的射频技术、医疗电子、ADSP:高级数字信号处理、超材料、光学技术、车联网、计算技术、红外线、雷达、声纳、先进电磁学、智能交通系统等

论文出版检索

本次会议所录用论文将提交EI、Scopus核心索引,往届已在ACM出版见刊,EI检索。

会议主讲嘉宾

ICFEICT 2022荟聚国际学术大咖和行业精英,特邀请IEEE Fellow 、意大利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第二大学Antonio De Maio教授、国家杰青、武汉科技大学柴利教授、德国亥姆霍兹信息安全中心Hamid R. Ghaeini教授、天津工业大学王琦教授、空军预警学院刘维建教授、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Aslina Baharum博士等作为主讲嘉宾,共同探讨电子信息领域及计算技术发展前沿主题。

Antonio De Maio教授 

★ 意大利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第二大学教授

★ IEEE Fellow

★ 作为在雷达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年轻AESS雷达工程师(小于40岁)获得2010年IEEE弗莱德-纳森纪念奖

柴利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融合研究院(AIIF)主任


Hamid R. Ghaeini教授

★德国亥姆霍兹信息安全中心研究员

★WWIC会议主席

王琦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电学层析成像研究所副所长

刘维建教授

★空军预警学院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Aslina Baharum博士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

★马来西亚科学院青年科学家网络成员

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议官网:http://www.feict.net/

咨询邮箱:icfeict@126.com

投稿链接:https://csubmit.elspublishing.com/ocs

官方咨询QQ:3543695497

组委会刘老师Tel:19911511083

【更多会议详情可添加微信咨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04

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rtual Realit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会议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http://www.vrhciai.org/

会议简称:VRHCIAI 2022

会议时间:2022年10月28-30日

会议地点:中国·长沙

截稿日期:2022年7月1日

录用通知:投稿后7-15个工作日

收录检索:EI检索

投稿链接:https://csubmit.elspublishing.com

咨询邮箱:vrhciai2022@163.com

组委会邓老师Tel/Wechat:15575972016

 

【更多会议资讯可添加微信详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大会简介

本次会议将于2022年10月28-30日在中国长沙盛大举行,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另有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青岛大学、郑州大学、杭州大学、广东省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协办。


会议将围绕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领域,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尹宝才教授;重庆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服务实验室主任李勇明教授;Dr. Milaan Parmar以及其他专家和学者将进行致辞与特邀报告。会议旨在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信息沟通平台、创新成果展示与推广的渠道。


大会主席


 

北京工业大学 尹宝才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尹宝才教授分别于1988和1993分别获得了中国辽宁大连理工大学的计算数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市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包括多媒体技术、跨媒体智能、多功能感知和计算机图形学。主持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在TPAMI、TIP、TNNLS、TMM、TCYB和TCSVT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在INFOCOM、SIGGRAPH、IJCAI、AAAI等顶级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曾获国务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人工智能协会授予吴文军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重庆大学 李勇明教授 

担任“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所长,“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服务实验室”主任,重庆市/重庆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教奖获得者,中国医促会生物物理与再生修复学会委员,重庆市慢性病管理创新产业联盟成员,浙江省湖州市太湖科技创新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专家,重庆市药监局评审专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议专家、教育部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为IEEE 、ACM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百度学术H指数为16,G指数为25;google学术H指数为10;Researchgate指数为23.63。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次,EI收录论文50余篇次。他引超过760次,最高单篇被引次数大于60次,他引论文中有3篇来自顶级期刊(IF均大于11分);获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


 

青岛大学 吕智涵教授

青岛大学特聘教授,IEEE高级会员,英国计算机学会会士。迄今发表高质量论文270余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中科院一区、二区期刊论文80余篇,35篇论文发表于计算机顶级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上。Google Scholar上引用7000余次,H-Index 44。在Guide2Research今年7月中国大陆计算机领域学者排名第160位。目前担任Plos one、IEEE Access、IET Image Processing、Neurocomputing等高水平期刊编委。担任多期刊客座主编。


主讲嘉宾


 Dr. Milaan Parmar 

吉林大学财经学院讲师,在高等教育行业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专门教授数据挖掘、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以及R、Python和MATLAB平台的聚类算法。研究兴趣包括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其在计算机科学杂志上发表并合著了10多篇文章。研究重点是利用神经网络框架开发用于图像处理的功能性深度学习模型。建模工作旨在评估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组合,以改进图像重建。这些深度学习模型将有助于图像理解研究,从而从MRI扫描中发展疾病诊断。

北京工业大学 马楠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IEEE/CAAI/CCF高级会员。其研究方向是交互认知、视觉智能、知识发现和智能系统。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级项目5个。CVPR和其他国际会议的评审员和程序委员会成员。近年来,主持了“智能车辆与路网视景仿真交互系统”等六个企业项目。其所带领的智能交互团队在一些智能驾驶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如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世界智能无人驾驶挑战赛的虚拟场景比赛。


Assoc. Prof. Arzu Baloglu Marmara University

Assoc. Prof. Arzu Baloglu完成了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的生产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她在伊斯坦布尔大学的信息技术博士学位。其拥有15年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经验。Assoc. Prof. Arzu Baloglu有大约15篇专业和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种科技杂志和书籍上。目前在马尔马拉大学(Marmara University)工商管理系(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以助理教授的名义工作,并在Yeditepe University担任兼职讲师,教授一些课程。


征稿主题

集中但不限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等其他相关主题。

虚拟现实:合作与互动、虚拟现实平台、环境建模技术、立体合成与立体显示、触觉反馈技术、互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系统构成、VR/AR的人工智能平台、优化和真实感渲染、虚拟现实的语义与认知、深度知觉、多模感知、数据生成、操作、分析和验证等

 

人机交互:安全人为因素、人类因素与工效学、安全驾驶行为、可用性测试、人体工程学、人机交互、用户界面设计、智能交互技术、人机混合智能、安全驾驶行为、可穿戴设备交互、人类因素与工效学、多智能体合作等

 

人工智能:智能搜索、知识获取、组合调度、模式识别、逻辑编程、软计算、复杂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工业过程建模与智能控制、智能计算与计算机游戏、语音识别与合成、机器翻译、计算机感知、计算机神经网络、知识发现与机器学习、智能建筑技术及其应用、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等


会议Workshop

支持各位学者以组建workshop形式投稿 ,即小型研讨会。针对每个workshop,组委会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择优推荐至大会合作SCI期刊。

投稿指南

1、请至会议官网::http://www.vrhciai.org/下载论文模板;

2、请根据以下几点准备您的论文:

1)论文必须是全英文稿件,且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2)作者可通过crosref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重复率不得超过20%,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3)您的文章页面需要在5页,含公式图表等,超过5页需缴纳超页费;

3、审稿周期:所有文章将经过大会委员会审稿,审稿形式为单盲审;您将在7-15个工作日内收到审稿意见。

4、文章录用:若您的文章被录用,我们将以邮件形式通知您,您将收到以下文件:录用通知、审稿意见表、中文注册表。

5、注册缴费:请在收到录用通知后将以下注册文件发回:论文终稿、中文注册表、汇款凭证、学生证明(学生投稿)、查重报告。

组委会联系方式

投稿链接:https://csubmit.elspublishing.com

咨询邮箱:vrhciai2022@163.com

组委会邓老师Tel/Wechat:15575972016

 

【添加组委会微信咨询,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


05

6G通信与物联网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6G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大会官网:http://www.6giott.org/

会议时间:2022年10月14-16日

会议地点:中国·福州

录用通知:投稿后7-15个工作日

收录检索:EI检索

投稿邮箱:ic_6giott@126.com (备注:6G+姓名+单位)

组委会联系人梁老师Tel / Wechat:13107314195

【更多会议详情可微信咨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200元】


会议简介

本次会议将于2022年10月14-16日在中国福州盛大举行,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福建工程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协办。会议将围绕6G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等相关研究领域,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2021年亚太EMC会议主席、IEEE新加坡EMC分会秘书赵震宇;高级计算研究学会首席执行官、计算机应用学院院长Dr.G. Geetha;德里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员、ISTE终身会员Dr.Mayank Gupta以及其他专家和学者将进行致辞与特邀报告。会议旨在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信息沟通平台、创新成果展示与推广的渠道。


主讲嘉宾

赵震宇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IEEE新加坡EMC分会秘书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 曾担任IEEE新加坡EMC分会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和秘书,APEMC 2021分会主席,I2MTC 2022特别会议组织者, 一些国际会议的TPC会员,以及多个国际会议的特邀发言人 。曾是IEEE主办会议的2个最佳论文奖和3个最佳论文奖入围奖的获得者。发表IEEE TEMC、IEEE TIM、IEEE TED等24种学术刊物 。荣获2018 Joint IEEE EMC & APEMC 最佳学生论文奖、CIYCEE 2020最佳演讲奖。并被提名并受邀在2019年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上进行演讲。

Dr.G.Geetha

计算机应用学院院长 

高级计算研究协会首席执行官,计算机应用学院院长,研究与发展司司长,洛夫利职业大学工业接口处处长,担任常规和远程教育课程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开发负责人。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密码学和网络安全)。有26年的教学、软件研究开发(包括校外和校内)经验。在LPU组织了第106届印度科学大会和一些国际会议和研讨会;组织了科学和技术部的项目咨询和监测委员会会议。在Scopus / 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中发表了 60 多篇文章。

Dr.Mayank Gupta

德里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员

德里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员,ISTE终身会员,IETE终身准会员,IEEE研究生会员,IAENG成员,SDIWC成员,ics的成员,IEEE Access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是NOMA,认知无线电,无线能量采集,合作通信,IRS,全双工。在IEEE PIMRC, WPMC发表研究论文,参加过IEEE GLOBECOM, IEEE ICC, IEEE CloudNet, WPMC等会议。

征稿主题

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

6G通信:5G/6G通信与网络、数字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移动自组网、计算机网络通信、通信与信号处理、通信建模理论与实践、绿色通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通信框架、微波通信网络与技术、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等。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架构、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云计算与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分析与处理、CPS技术与智能信息系统、物联网信息安全、窄带物联网(NB-IoT)、物联网协作通信技术、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制造等。

会议Workshop

支持各位学者以组建workshop形式投稿 ,即小型研讨会。针对每个workshop,组委会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择优推荐至大会合作SCI期刊。

·TRACK 1: 6G Communication

Workshop 1 : Sensing, Commun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6G

Chair : Nasir Saeed, Northern Border University, Arar, Saudi Arabia

Co-chair1:Ruhul Amin Khali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Pakistan

Co-chair2:Muhammad Asif Khan, Qatar University, Qatar

 

Workshop 2 : Semantic Communications for Intelligent Wireless Networks

Chair: Sridhar Iyer, KLE Dr MS Sheshgir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ndia

 

Workshop 3 : Towards 6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ision, enabling technologies, and new paradigm shifts

Chair: Vasudeva G, Dayananda Sagar Academy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Bangalore

 

Workshop 4 : Intelligent Wireless Sensing and Positioning

Chair: Asso. Prof. Zan Li , Jilin University, China

 

Workshop 5: D2D communication in ultra-dense Internet of things

Chair: Assis.Prof. Yijun Wa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Workshop 6: Smart Agriculture

Chair: Prof. Xinghua Sun, Hebei North University, China

 

Workshop 7: Advanced security and privacy techniques for 6G IoT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Chair: Dr. Jie Tang,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TRACKS 2: Internet of Things

Workshop 1 : Channel simulation,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for IoT applications

Chair: Pan T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Workshop 2: Sec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IoT Networks powered by High Frequency Technique

Chair: Prashnatita Pal, St Thomas College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Kolkata

 

Workshop 3: Innovation of IoT Security, QoS and Design

Chair: Haiting Han,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投稿指南

1、请至会议官网http://www.6giott.org/下载论文模板;

2、请根据以下几点准备您的论文:

1)论文必须是全英文稿件,且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2)作者可通过crossref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重复率不得超过20%,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3)请您根据模板编辑您的论文,并将全文(word文档)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ic_6giott@126.com ,您的文章页面需要在5页,含公式图表等,超过5页需缴纳超页费;

3、审稿周期:所有文章将经过大会委员会审稿,审稿形式为单盲审;您将在3-7个工作日内收到审稿意见。

4、文章录用:若您的文章被录用,我们将以邮件形式通知您,您将收到以下文件:录用通知、审稿意见表、中文注册表。

5、注册缴费:请在收到录用通知后将以下注册文件发回:论文终稿、中文注册表、汇款凭证、学生证明(学生投稿)、查重报告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ic_6giott@126.com (备注:6G+姓名+单位)

组委会联系人梁老师Tel / Wechat:13107314195

【更多会议详情可微信咨询,还可申请早鸟优惠注册200元】


06

计算、通信、感知与量子技术国际会议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Perception and Quantum Technology

【会议时间】:2022年8月5日-7日

【会议地点】:中国·厦门

【会议官网】:http://www.ccpqt.org/

【投稿邮箱】:ccpqt_paper@126.com

【录用/拒稿通知】:投稿后7-15个工作日

【出版检索】:EI、Scopus双检索 | Springer出版

【主办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协办单位】: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埃及梅努菲亚大学

【会议邮箱】:ccpqt_paper@126.com

【组委会黄老师】:18673183853

【更多会议详情请扫码添加上方微信,还可申请早鸟注册优惠】

会议简介:

会议聚焦感知技术、绿色通信、新兴计算技术、量子科学等主题。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IEEE fellow、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高级通信和数据科学研究院(SICS)院长、上海大学杰出教授徐树公,IET Fellow(FIET)、西挪威应用科学大学教授 Jerry Chun-Wei Lin,统计力学单次回归方法的先驱之一、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Oscar Dahlsten以及其他专家和学者将进行致辞与特邀报告。CCPQT 2022旨在为与会议相关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提供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分享研究成果,探索前沿技术。


大会主席

方娟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学部副主任,计算机学院体系结构研究所所长,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CCF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委员,CCF计算机体系结构专委会委员,CCF物联网专委会会员。曾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等称号,于2005年和2012年两次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两年。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异构智能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审稿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项目评审专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 EI收录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参加3项国家标准制定,1项专利成果转化。主编和参编教材10余本,译著2部。

征稿主题: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计算:新型计算与应用范例、计算模型、算法与软件、开发/操作环境、编译器、计算机体系结构、存储技术、高性能计算、普适计算、协同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模拟的实现(光子、超导量子位、俘获离子、固态、光晶格等);

通信与量子技术:无线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量子光子网络(量子中继器、量子存储器、自由空间等)、量子密码、量子通信、量子信息论;

感知: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信号与信息处理、量子测量、量子探测、量子计量学、通信与量子技术。

Workshop组建

本次会议支持以workshop的形式进行投稿与口头报告。对于积极组建workshop的学者,组委会提供如下学术支持:

1. 择优免费推荐您的论文至与本次会议达成合作的SCI期刊发表;

2. Workshop组织成功者,可成为大会技术委员会成员,在会议举办期间,实际主持与参与我们的会议,并有机会成为后续会议大会主席或分会主席。


主讲嘉宾


徐树公 

上海大学

IEEE fellow

IEEE Fellow、上海大学杰出教授、上海先进通信和数据科学研究所(SICS)所长。在其2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在工业研究实验室工作超过15年),拥有40多项已发布的US/WO/CN专利,并发表了140多篇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被选为IEEE fellow。此外,还获得了IEEE通信学会2017年通信进步奖。研究兴趣包括V2X、无线通信系统和机器学习等。

Jerry Chun-Wei Lin(林浚玮) 

西挪威应用科学大学

IET Fellow

2010年在国立成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IET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ACM Senior Membe的高级成员,现任西挪威应用科学大学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与数学科学系正教授。他在IEEE TKDE、IEEE TFS等权威期刊和IEEE ICDE、IEEE ICDM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书籍15部,持有33项专利。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Sci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主编,IEEE TFS、ACM TMIS等多个IEEE/ACM期刊的客座编辑或副主编。分别在 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被 Scopus/Elsevier 评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中国研究员。研究兴趣包括数据挖掘、软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隐私保护和安全技术。

Oscar Dahlsten 

南方科技大学

Oscar Dahlsten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department of physics of SUSTech. He earned his master's and a Ph.D. degree at Imperial College and then worked at ETH in Zurich, NUS in Singapore, and Oxford University. His work in quantum information theory includes early results on random circuits, quantum generalizations of neural nets, information thermodynamics, and the foundations of quantum theory. He i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the single-shot approach to statistical mechanics.


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议邮箱:ccpqt_paper@126.com

组委会:18673183853(黄老师-微信同号)

【扫码添加上方微信,可领取限时投稿优惠200元】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会议投稿
关于会议之眼
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面向计算机领域的最新会议动态和学术热点。 会议之眼倡导社会奉献与公益性,力求建立公平、公正、科学的国际/国内会议评价体系,为大家提供更全面的、更富有学术价值的参考。
联系我们
邮箱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